东海:上善若水,浸润晶都大地百姓心田!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走进东海
来源 :连云港市信用办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9-06-05
5月29日下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美德基金会主办的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走进东海县,东海县23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水晶少年代表与现场800多名观众以及广大网友互动交流,点滴美德,汇聚成海,浸润东海这片晶都大地,滋养每个百姓心田。
“人家掉钱肯定心疼,俺自己掉钱也会疼得慌。”东海县环卫处保洁员朱俊娥这句话朴实无华,却赢得了全场观众自发的掌声,经久不息。
“人无信不立”。它拷问的是良知,检验的是良心,彰显出沉甸甸的分量。今年69岁的朱俊娥,老伴刘凤分患有股骨头坏死多年,之前一直瘫痪在床,每个月要花掉4000多元的医药费,老两口靠朱俊娥每月1200元的工资和儿子给的赡养费生活。
2017年8月14日早晨,朱俊娥在东海县牛山街道人民广场千庄超市附近打扫卫生时,捡到一只蛇皮袋和两只布包,里面不仅有医保卡、退休证等物品,还有总计16多万元的财物。朱俊娥立刻让老伴把钱送到西双湖派出所,失主掏出500元现金塞给刘凤分作为酬谢,被他婉拒。这不是朱俊娥第一次拾金不昧,“我们够吃够喝就行了,虽然不富裕,但也决不能贪别人的钱财。”朱俊娥的话掷地有声。
聚光灯下,东海县安峰镇安北小学语文老师彭志华拄着双拐,腰杆挺直,一步一步挪上舞台。每天,彭志华靠双拐在讲台上来回走动,课程多时一天要拄拐站立240分钟,这“一站”,就是39年。
彭志华自幼患了小儿麻痹症,如今左腿已经完全失去知觉,但在他的心中,当老师,是不曾改变的志向。1976年,彭志华通过了县里的教师考试,成为一名民办乡村教师,这个选择,他坚守至今。
板书,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对彭志华而言,却不是一件易事。他要将左手按在讲桌上支撑着身体,慢慢地转身,抬起右手,在黑板上书写,消耗大量体力。但39年里,除了生病,他很少坐着上课,39年里,他也从未因腿疾旷过一次课。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彭志华总是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他所带的班级,整体成绩在学校里排名前列。
1994届学生刘丽专门赶到现场,只为再向彭志华说一声:“老师好!”“当年,我家庭贫困,辍学在家,是彭老师拄着拐杖找到我家,让我坚持上学。”因为彭志华的努力,刘丽真得改变了命运。“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从心底里感激彭老师。”刘丽向彭志华深深鞠躬。
敬业奉献,是自身的坚守,助人为乐,则是“先人后己”的大爱。舞台下方,东海中等专业学校的32位学生接力,把同学潘志豪从进场处,沿观众区过道一路背到舞台中央。面对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这群“00后”的孩子们,害羞地笑着。
去年9月,家住东海县双店镇斗沟村的潘志豪初三毕业,报考了东海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的宿舍有72个台阶,教室有96个台阶,宿舍和教室之间有1000米距离,对于正常人,从宿舍走到教室,只需要5分钟。可对于潘志豪,受累于侧弯的脊柱、盆骨,这短短的路程,他最快也要走40分钟。
班级里的32名男生自愿当起了潘志豪的拐杖,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潘志豪没请过一天假,没迟到过一次,没误过一顿食堂饭。“真心感谢那些无私帮助我的同学,没有他们,这个学我也许真的上不下去了。”潘志豪满怀感激地说。
热烈的掌声不断为好人们响起。看到游客被困礁石,毫不犹豫跳海救人,自己却被累晕的东海籍北海舰队某部原军官曹海滨;用自家楼房建起农家书屋,让村里人都能读上书的石湖乡廖塘村村民马如飞;不离不弃照顾病妻四十年的东海七旬老党员柴恩芝……一个个平凡却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成为一个个火种,点燃人们心中向善的熊熊火焰。
当天,2019年5月江苏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揭榜,同时为东海县第五届道德模范、水晶少年进行了颁奖。
让好人有好报。活动现场,东海县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赠送“晶都美德关爱套餐”,包括免费体检卡、购书卡、观影卡、旅游年卡、免费保险等。东海县还推出好人礼遇卡,在好人们就业创业、就学就读、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帮扶。
东海县县委书记朱国兵说,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东海县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已在晶都大地蔚然成风。东海县坚持30年评选3600余件“新人新事”;已有17人当选中国好人、20人当选江苏好人、12人当选省市道德模范;30余家单位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东海县两次蝉联江苏省文明城市。好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蔚为大观,成为东海大地一道绚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