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万里行】“期中考” 港城交出奋进答卷
来源 :连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11-03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连云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阶段。
“十四五”时间过半,《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文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昨日,笔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发布。市发改委副主任王龙介绍,“十四五”前半程,我市细化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举措、配套安排一批重大改革政策、抓紧落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多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多个方面呈现突破性亮点,多个领域取得大跨度成绩,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发展预期信心持续走强,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整体展开。
破局谋势 主要指标皆向好
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要求,我市于2023年3月初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在评估内容中,规划的目标指标进度是重要部分。
评估报告显示,“十四五”前半程,我市多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多个方面呈现突破性亮点,多个领域取得大跨度成绩,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整体展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和安全保障等主要指标,目前,8个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多项科技研发指标提前完成。
比如:我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经提前完成,达到2.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达到了5.47件。与此同时,一批同百姓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标也提前完成———人均预期寿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
民生为要 “强富美高”展新颜
围绕各项重大战略任务,报告从6个方面梳理了全市重大战略任务的推进情况。
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05亿元,跨越4000亿元台阶。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连天下”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农产品出口保持全省前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连续四年苏北第一。
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9%,基本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控制在6%以下,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22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到90.4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8%,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十一连增”。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占比达99%以上。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全国前十,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同比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优良天数比率83.6%,位列全省第二。深化公园城市建设,连云港市园博园建成开园,获批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建成一批绿脉、绿廊、绿道等高品质绿色空间。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色更足。“江苏好人榜”入选数全省第一,全市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覆盖率达100%。高水平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实现国家卫生县全覆盖。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成功举办连云港文旅消费季、城市戏剧节、丝路音乐节等活动,打造一批夜间文旅小剧场。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提升。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业务量持续增长。成功举办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影响力不断扩大,连云港成为论坛永久会址。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国际枢纽海港加快建设。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法治连云港建设持续推进,海州区、灌南县获评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区)。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完善,2022年,在全国262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监测中排名提升至47位。深化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扎实开展危化品、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公众安全感达到99.09%,创“十四五”以来新高。
乘势而上 提振信心再出发
尽管各项任务都在有序推进,但报告也指出,落实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我市还存在一些困难挑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的完成还需要各地各部门加压奋进。
随着全市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发展任务,规划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果。
面对新的挑战,我市提出一系列破解方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推动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后劲;坚持开放引领、合作赋能,打造更富活力的开放门户;坚持协调联动、激发活力,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守正创新、厚植底蕴,加快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新港城建设;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推进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